本报讯记者孙枫凯通讯员黄伟报道记者从8月28日在陕西榆林神木市召开的全国“无煤柱自成巷110/N00工法”开采技术交流研讨会上获悉,“110工法”采煤工艺技术已在陕西、四川、黑龙江、山西、河南等省的500多个工作面推广应用,有效解决了煤炭工业长期面临的“安全、资源回收和开采成本”三个突出瓶颈问题,实现了采区内无顺槽掘进、无煤柱的采留一体化和连续安全生产。与此同时,“N00工法”已经在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柠条塔煤矿研究试验成功。
据悉,110工法指回采“1”个工作面,只需掘进“1”条顺槽,保留“0”个煤柱,达到工作面间无煤柱开采。N00工法指回采“N”个工作面,不需掘进顺槽,不设区段煤柱,工作面采留一体化,达到采区无煤柱开采。
“110工法”是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朝创立的“切顶短臂梁”理论应用在煤矿开采上。研究试验于2015年11月在柠条塔煤矿开始进行,历经220天完成了110工法实施。
陕北矿业公司董事长吴群英透露:厚煤层110工法研究试验攻克了7大技术管理难点,在经济效益上,自成巷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9840元/米;在管理效益上,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6.7%,提高矿井原煤工效6%,减少一条工作面顺槽掘进;在技术效益上,消除了工作面间煤柱,防止遗留煤柱自燃,改变了矿井采掘比,减少了一半的回采巷道,获得18.项专利,发表论文150篇。
在“110工法”试验成功的基础上,柠条塔煤矿和何满潮院士继续合作,从2016年9月开始,历经834天,进行了“110工法”升级版--N00工法的研究试验,再获成功。厚煤层N00工法研究试验攻克了12大技术管理难点。在经济效益上,自成巷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10393元/米;在管理效益上,消除了面间煤柱,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6.7%,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,减少了矿井掘进量,减少掘进队伍,实现了采掘作业岗位整合,提高矿井原煤工效7%。
“致力于实现第三次矿业技术革命是我们的责任。”吴群英表示,厚煤层“110工法”将在陕北矿业公司煤矿全面推广应用。“N00工法”将在柠条塔煤矿实施“2G-N00工法”研究试验,在榆神三期小壕兔矿研究实施1G、2G、3G-N00工法矿井建设方案。
在陕西地方煤矿,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开展的薄煤层“110工法”也获得成功,2016年11月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进行了成果鉴定,结论为: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与此同时,延安富县芦村一号煤矿,子长县双福煤矿已经计划实施“110工法”;延川县泰丰煤矿等地方煤矿正在进行“N00工法”论证。
在四川省,川煤集团副总工程师、技术中心主任魏正均介绍:2009年,在何满潮院士指导下,芙蓉白皎煤矿在全国率先开始切顶卸压自动成巷研究,获得成功。现在,川煤集团各矿区均采用“110工法”,其中芙蓉、达竹矿区基本实现“110工法”全覆盖,缓斜和倾斜煤层全部采用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。
在黑龙江省,龙煤矿业控股集团副总经理范兴玉介绍:从2017年开始推广“110工法”留巷工艺,缓解了接续紧张局面,实现了灾害超前治理,降低了矿井开采成本,